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編者按: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示范引導作用,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大眾網·海報新聞特推出“好人山東”專題欄目,關注各行各業的先進典型,在全社會營造學習山東好人、爭當時代新人的濃厚氛圍。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子昊 見習記者 李云萍 東營報道
1953年出生的齊志法是東營區市政控股集團油城環衛公司的一名環衛工人。身為老黨員的他在工作中認真負責,生活中為人熱情,近日,他更是因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獲評山東好人稱號,同時也收獲了周圍人的一片贊揚之聲。
3月7日早晨6時左右,齊志法像往常一樣在千佛山路北一路路口附近打掃衛生時突然發現了一個白色手提袋,他打開查看時發現,里面裝有各種證件、5000元現金及票據等價值高達50余萬元!拔耶敃r就想,這么多錢,丟錢的人肯定很著急,咱得趕緊找人給還回去!饼R志法向記者講述起當時的情景。
齊志法焦急地在附近尋找失主,又不敢離開太遠,生怕失主回來尋找時找不到自己。但經過了很長時間,始終沒有人來認領,無奈之下,齊志法只得向中隊長進行了匯報。最終,中隊長通過相關證件聯系上了失主。經核實身份證、手提袋中的物品數量、顏色等相關信息,最終確認了失主郭女士。郭女士趕過來后,齊志法親手將手提袋歸還給失主,并請她再一次核對包內物品?吹絹G失的錢物一分不少地被找了回來,郭女士感激不盡,對齊師傅拾金不昧的精神大加贊賞。3月21日,郭女士專程將一面寫有“品德高尚 拾金不昧”的錦旗送到了齊志法手里。
對此,齊志法表示:“作為我們環衛工來講,撿到東西后就應該上交或者盡快找到失主,物歸原主是我們的一種心愿,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全社會都需要提倡這種拾金不昧的風格!
年近古稀,擁有45歲黨齡的齊志法曾經也是一名軍人,五年的部隊生涯鍛煉了齊志法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精神。退伍之后,他在老家還擔任過村主任,退休后跟隨孩子從菏澤來到了東營,從事環衛工作。工作中的齊志法兢兢業業、不怕臟、不怕累,每天都以飽滿的熱情完成自己的工作。閑暇時間,他還會幫助別人一起打掃,并經常幫助他人維修保潔工具,與同事們相處得非常融洽。
齊志法常說:“在我還有能力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時候,就不能浪費時間,只要干得動,就不能停下,要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余熱,實現自我價值”。
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