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鮑梓欣
編者按:醫生,是一個神圣的職業。他們奮斗在一線,守護健康,他們會常常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精神壓力和工作壓力。他們總是與患者一起去勇敢面對會奪走生命的疾患,全力以赴地用個人知識和技能踐行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醫者仁心,他們每個人都是在崗位上綻放著光彩、獨一無二的閃光者!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獨醫無二’——東營名醫譜”系列報道,將鏡頭聚焦一線醫生,讀取“白大褂”的無疆大愛與大醫情懷,致敬生命。
趙海聲的父親是歷史老師,他從小也十分喜歡歷史文學類,但受當時身邊的一些世俗觀念的影響,以及父母都希望他能夠學醫,于是高考填報志愿時,趙海聲便選擇了臨床醫學。
“學醫以后,我發現對它還是很感興趣的。不論是從事醫療還是學習的過程,都是比較具有挑戰性的!1989年,趙海聲從山東醫科大學畢業后,就來到勝利醫院耳鼻咽喉科工作,至今已經32年了。
耳鼻喉科最常面對的就是患者的各種詢問
從事醫療工作,每天都很忙碌,基本從早忙到晚。每天7點半來到科室,先進行改醫囑、換藥等常規工作,然后進入手術室手術,有時候需要一上午,有時候需要一天。還有一些科室管理、協調工作。趙海聲表示,耳鼻喉科最常面對的就是患者的各種詢問。比如鼻腔手術,患者最常問的就是手術需要多長時間,簡單的手術需要2-3小時,復雜的需要4-5小時,患者就會感到很詫異,一個小鼻孔手術時間居然這么久!懊慨斢龅筋愃茊栴}時,我都會耐心給患者解釋,鼻腔看似小,里面構造卻如同別墅,在做手術時要嚴格注意避免損傷!
2010年的一個夜晚,趙海聲在西城陪讀時,接到了值班醫生打來的電話,說有一位從河口過來的患者鼻出血很難控制,如果不及時救治很容易失血過多休克,甚至死亡。二話沒說的趙海聲立刻開著自己的車從西城往東城趕!拔乙簧袥]見過那么大的霧!碑敃r的北二路中間沒有護欄,霧大,又是黑夜,當趙海聲看清紅綠燈時,才發現自己早已經在紅綠燈正下方,每每回想起這段記憶,趙海聲總是隱隱后怕。好在最后安全到達醫院及時進行救治,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醫患之間一定要相互理解!
趙海聲有個愛好——組裝計算機,那時候計算機還不是很普及,剛工作沒多久的他跑到北京中關村買零件,花了將近一年的工資,在別人的幫助下進行組裝。當然現在組裝計算機已經比較少了,他就沒事搞搞軟件。如今互聯網發達,也經常用來查找資料。
因為工作較忙,在家務承擔方面和對家人的關心方面,趙海聲有所欠缺,2012年孩子高考報志愿時自己在外地開會,只能通過打電話來商議。盡管很忙碌,但家人都十分支持理解自己,也讓自己很感動。
“我們面對的是病人,走錯一步就會對病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币苍S是因為職業使然,生活中的趙海聲也十分嚴謹、認真細致。手術對醫生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工作,但是對病人來說,也許就是一生中唯一一次!搬t患之間一定要相互理解!壁w海聲說,自己既當過病人,也當過病人家屬,站在病人家屬角度上更能理解病人的心情,吃不好睡不好。但作為醫生,只能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和現有的醫療技術、條件給出一個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記者 李欣)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鮑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