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子昊 東營報道
太陽升起又落下,訴說晝夜交替;花開又花落間,見證時光流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爭分奪秒,晝夜不停,與時間賽跑,只為以最快速度給予我們一份安心。他們沒有時間抬頭仰望星空,更沒有時間欣賞花開花落。但是我們手上拿到的每一份“安心”的核酸檢測報告都有他們默默的堅守和付出,萬家燈火的平安,離不開這些勇敢的醫護人員負重前行。他們就是直面病毒的“幕后英雄”——核酸檢測人員。
核酸檢測是防疫的“前哨”,是疫情防控的“監測網”,是快速發現病毒感染者、有效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擴散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面對近期驟然暴增的核酸檢測任務,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檢驗科核酸檢測實驗室內高效運轉,醫護人員身披白甲,披星戴月,以實驗室為家,24小時輪崗,全力以赴完成核酸檢測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貢獻。
鐵打的營盤,鐵打的兵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核酸檢測數量呈直線上升,作為三甲醫院,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檢驗科承擔了艱巨的核酸檢測任務。
“我昨晚一沾枕頭就睡著了,這一覺幸福,差不多有六個小時,我感覺今天可以多干兩個小時呢!”初入檢驗科休息室,醫師丁娟和楊啟帆剛剛吃過早飯,因為昨晚“奢侈”的休息讓他們心情格外愉悅,精神狀態也顯得不錯。而一邊的劉聰聰則時不時的打個哈欠,她昨晚值了夜班,一會兒要去休息兩個小時。目前,休息是檢驗科最寶貴的時光。
除了他們,還有58位醫護人員,他們都是檢驗科主任唐玉蓉的兵。
“我們現在的日平均核酸檢測量是15000人次左右,時常會有1萬管10合1的檢測任務,大家都非常辛苦,核酸檢測極為考驗人的眼力、心力和腦力!睓z驗科主任唐玉蓉說,她經常笑稱自己的兵都太能干了,是一人頂多人的。
今年34歲的劉聰聰算是科室里的年輕力量,為保質保量完成核酸檢測任務,科室共分了三個梯隊,劉聰聰被分到了擁有38名成員的核酸檢測第一梯隊中。因患有心源性竇性心律失常,她的身體狀況一直是大家的牽掛。然而時間緊、任務重,要強樂觀的她堅持要求與大家并肩作戰,不拖大家后腿。
同樣要強的唐玉蓉深刻理解劉聰聰的想法,所以囑咐大家與劉聰聰搭班時,要多照顧她!霸趯嶒炇依,大家邊工作邊時不時回頭觀察觀察她,關心關心她,問問有沒有不舒服,然后繼續自己手里的工作!
在實驗室內,唐玉蓉同她的團隊每天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N95口罩和護目鏡,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上班期間基本上只吃干飯,不敢多喝水,以此減少上衛生間的時間。往往工作不到幾分鐘就開始流汗,汗水浸濕了衣服,臉上布滿了護目鏡的壓痕。
為減輕戰友的壓力,產假還未休完的檢驗科副主任陳慧錦就堅持要求回來上班,與大家一起倒夜班、共奮戰,用她的話說,“作為并肩作戰的戰友,我們需要相互扶持、相互體諒!边@是她的鎧甲,也是她的義無反顧。
反復磨破手指,練就了單手開蓋、加樣的“特殊技能”
檢驗人員每天戰斗在負壓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每個人都是靠著一股難以想象的毅力和一名醫護工作者強大的責任感在支撐自己。核酸檢測的過程中,他們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標本滅活、簽收,數據的核對,試劑的配置,核酸的提取,上機擴增,報告審核,每一步必須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精益求精。
整個過程基本上全靠手動操作,看似簡單重復的擰蓋、開蓋、加樣、蓋蓋、上機,一套動作幾個小時做下來,手又酸又麻。檢驗人員在和時間賽跑的同時,還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緊張,確保每一個環節精準無誤。日以繼夜的戴口罩,使鼻梁、耳背的皮膚都被磨破了,手從麻木到皸裂,脫皮,出血。一次加樣上千次,從實驗室出來時,他們的手都是抖的,抓不住杯子,握不了手機,但過不了幾個小時,他們又要仿佛機器重啟一般,再次滿血復活,上場戰斗。
一年的時間能夠做什么?能夠孕育一個嬰兒,還能在日復一日的實踐中掌握“單手開樣本管蓋”的技能。
在越短的時間內完成核酸檢測工作,就能有效控制疫情傳播的范圍,核酸檢測從來都是刻不容緩的,身處第一線的他們深有體會,所以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核酸檢測效率成了大家努力的目標,而現在,唐主任可以驕傲地說,“現在至少有80%的同事可以單手開蓋、加樣,別小看這個技能,它使我們的檢測速度提高了0.5倍。普通門診和住院4個小時出結果,急診最快一個小時,一萬管10合1樣本也能在20個小時內全部完成!倍毘蛇@個“特殊技能”也不是輕而易舉的。
“我是從開始接到核酸檢測任務就練習,大概用了一年的時間,現在已經很熟練了!睓z驗科醫師楊啟帆說。重復性的開蓋取樣動作總會令他們磨出血泡,又疼又癢卻又不能耽誤工作進程,于是大家想出了給手指上纏膠帶的辦法,一層層的膠帶纏起來,再戴上兩層手套,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不疼了,技能更熟練了,看來今天我又能多檢測兩管樣本!”
鎧甲之下,亦是常人
“你好,麻煩再給我們送些紅牛、咖啡來吧……”休息室里,昨天沒來得及吃的飯已經涼透,“最佳搭檔”——能量飲料也已成空瓶,整整齊齊的椅子也曾承載過他們疲憊的身軀,連吃飯都顧不上的他們,哪怕家就在對面,他們也舍不得將僅有的兩小時休息時間花費在路上。
“回家以后往往什么都不想做,連飯都不想吃!惫ぷ鲏毫涸诿總人的心頭,陪伴家人也似乎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拔腋⒆诱f,媽媽要去上班了,他說‘我知道了,反正你也沒有時間陪我!钡玫6歲兒子這樣的回復,丁娟也時常覺得虧欠孩子,可是如她所說,“任務來了就得上,沒法想那么多!
核酸檢測工作是辛苦的,為保證及時、準確、快速的提供核酸檢測結果,確保樣品隨到立檢,在唐玉蓉的帶領下,大家全身心撲到核酸檢測工作中,24小時不停歇,夜以繼日,爭分奪秒的進行核酸檢測。工作的特殊性,使他們不能陪伴在家人身旁,不能給予家人及時的照顧和關心。在公與私的天平上,他們毅然堅守核酸檢測崗位,以大局為重,勤勉努力,認真嚴謹,踏實工作。
唐玉蓉與丈夫王際亮是醫院里有名的“夫妻檔”,兩人全心全意地撲在了工作上面,擔當淋漓盡現,辛苦不言而喻。作為共產黨員,他們主動請纓,沖鋒在前,時刻牢記醫生的使命和擔當,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勇敢“逆行”,堅守一線。說起自己的團隊,唐玉蓉極為驕傲,“我們團隊的心都很齊,執行力都很高!奔幢闳绱,唐玉蓉的電話還是一個接一個,復核的結果如何,送樣本車輛到哪里了,定下的午飯什么時候送達……大事小情她都親力親為,制作各種表格、提取材料、匯總數據、分配工作區域,一個個指令,一條條信息都從她這里下達到整個檢驗科,她是大家的大家長,更是大家的主心骨。勠力齊心,同甘共苦,檢驗科用行動履行著諾言,用一份份報告向這座城市交出擔當答卷。
雖然都是普通人,血肉之軀同樣疲憊脆弱,但在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他們就成為直面病毒護佑生命的白衣天使。上午10點46分,轉運工作人員打來電話,1萬管10合1的核酸檢測樣本即將抵達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檢驗科,檢驗人員迅速集結,穿上防護服,進入實驗室,迎接他們的又是新一輪戰斗……
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