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李文潔
責任編輯:馬寶濤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子昊 東營報道
當前,創新能力不足仍是制約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為此東營高新區堅持問題導向,問需于企、精準施策,2019年在全市首家創新實施“科技創新券”制度,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制度實施前,高新區科技部門通過走訪調研,把脈問診,精準發現企業科技發展痛點:企業科技管理人員匱乏,沒有專業的科技管理部門;科技管理投入減少,專利申報少,項目申報質量低;聘用專業服務機構的意愿不高,沒有真正從政策中得到實惠。針對上述痛點,高新區精準開方,創新性實施了“科技創新券”這一紓困惠企制度。
“今年我們打算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這五萬元的科創券就是‘及時雨’,不僅為我們節省了創新成本,也讓我們自主創新的動力更足了!鄙綎|賽納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劉俐明高興地說,科技創新券的發放為企業節省了成本,撬動了企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是政府送給企業最大的實惠。不僅是在這一家公司,制度實施首年,就對轄區內60家企業發放有效期2年的科創券共計480萬元,倒逼企業開展創新活動。企業利用科創券向中介機構購買服務,中介完成委托事項辦理后,持證明材料到高新區管委會將科創券兌現資金,實現了由“事后補貼”變為“事前資金引導”。
據了解,科創券支持范圍包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發明專利申報、知識產權貫標、科技成果評價、研發平臺申報等內容。有創新需求的企業選擇中介機構和服務內容后,將科創券流轉至中介,先行抵扣部分服務費用,完成服務事項后,持證明材料到高新區兌現資金。同時通過“企業+科技中介+銀行+管委會”模式,縮短科創券兌現周期,提升中介機構服務能力,增強與企業的粘性。
“今年我們預計授權發明專利10件以上,這十萬元科創券,更堅定了我們搞研發的信心!鄙綎|萬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瑤說。針對企業需求,高新區多次對科創券政策進行修訂完善:2021年增加了發明專利受讓、PCT申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估費等服務內容;2022年增加了省級人才工程申報服務內容,優化調整了科技成果評價、PCT專利申請補貼額度,適用對象新增了“新引進高企”……“科技創新券”這一惠企制度正源源不斷地為企業科技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在制度的有力支撐下,高新區雙創載體平臺全面擴規。先后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眾創空間1家、創業孵化示范基地1家,省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4家,市級眾創空間3家,孵化加速面積約11萬平方米,在孵企業350家。建成投用了高新區創業谷、科創小鎮等5個科創載體建設。目前已擁有各類專利3000余項,累計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10余人,建成各類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8家。
制度實施三年以來,共發放創新資金3100余萬元,惠及企業479家,申報市級以上研發平臺43個,知識產權貫標24項,科技成果評價39項,帶動企業創新投入約4.5億元。為園區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注入新活力,也為加速各類創新資源向高新區聚集,推動國家高新區創建提供了強力科技支撐。
初審編輯:李文潔
責任編輯:馬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