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編者按:
又一個新春到來。人們期待萬象更新,在新的征程中奮發有為。追夢者的腳步從未停歇,從城市到鄉村,從沿海到邊疆,千千萬萬人將汗水灑在大地上。他們見證時代發展,暢享中國機遇,更是中國發展的推動者。
最真實的生活在基層。大眾網·海報新聞堅持“三貼近”,力行“走轉改”,組織編輯記者深入到全國各地,走進不同行業的“戰場”,走進不同家庭的生活,用心聆聽,用筆記錄,用情講述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崔雅薇 蘇志浩 東營報道
山東金嶺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東營廣利化工產業園,是一家以熱電聯產、基礎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大型企業。為了迎合市場機遇,更為了響應國家疫情防護的有關政策,在得知公司節日期間正常生產后,員工們毫不猶豫,毅然選擇留下堅守崗位,書寫“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博大情懷。
“因為公司的外地員工較少,春節期間基本都是本地員工采取輪班制,節日期間,公司為我們的員工在除夕夜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并且組織大家一起吃年夜飯! 山東金嶺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齊金生告訴記者。
認真檢查安全步驟,將每一個細節記錄在案,哪個地方有安全隱患,哪個隱患需要第一時間消缺……這是東營市廣利臨港產業園有限公司駐廠干部唐宏宇經常琢磨的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扶持企業,并派駐場干部進行安全監督,春節期間“雖然今年不能回家過年,少了那份與父母親人團圓的喜悅,多少會有遺憾,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我覺得通過互聯網給父母親人拜年也是不錯的,父母也一定能理解!边@個90后小伙微笑著,堅毅的目光下透露出云淡風輕的灑脫。
據了解,山東金嶺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區域大循環的思路,立足渤海灣豐富的原鹽資源優勢和洪澤湖的鹽鹵資源,大力發展鹽化工行業,生產氯堿產品,配套完善產業園區的循環經濟建設,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走耗“氯”、耗“氫”、耗“酸”路線,開發下游產品,通過中間產品和副產品的相互銜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使生產系統內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廢水或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得到循環利用,減少了資源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護了環境,實現了清潔生產,形成了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